厦门:AI+高光谱 绘就农业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4-16
浏览次数:293
今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主要集聚城市之一,厦门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快创新平台、专业园区落地建设,打造更具活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今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主要集聚城市之一,厦门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快创新平台、专业园区落地建设,打造更具活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在集美后溪的这片农田,伴随着嗡嗡声,搭载着高光谱设备的无人机缓缓升空,沿着预设的路线,对农田进行逐点扫描,收集大量的光谱数据。
这项技术是火炬高新区企业奥谱天成利用“人工智能+”高光谱仪器,赋能传统农业的新应用。
据介绍,高光谱仪器能够捕捉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反射的光线,通过后台的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洞察农作物微小的变化,快速生成一份农作物的健康指数报告,是否遭受病虫害、是否缺水缺肥……这些数据都能轻松转化为给农民的建议。
刘鸿飞:比如说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方我们用红色表示,一般严重的用黄色表示,没有病虫害的地方我们还是原色,农民可以根据这个图片很容易找到发病区域,对那个区域进行集中防治。
“人工智能+”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最基础的能力,融入到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刘鸿飞告诉记者,通过“人工智能+”高光谱仪器,不仅能提升农业病虫害的管理效率,还能通过无人机配备的GPS定位系统,实现农药的精准喷洒,减少对农作物和土壤的污染。目前,该应用在智慧农业、河道巡检、智慧林业等多个方面都能广泛实施。
刘鸿飞:过去的三年,企业基本上是保持200%的增长,今年预计还会推出约50个新产品,大概会有70到80个项目,也是为我们未来三到五年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产品
-
荧光光谱分析测试或分析方法原理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光后发射的荧光光谱来研究物质性质的技术。本文根据《JY-T 0571-2020》,简单总结了荧光光谱分析测试或分析方法原理。..
-
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中,规定了用红外光谱仪定性定量分析有机物及无机物的通用规则,适用于波数范围为7 800cm\'~350cm「(波长1.28 gm~28.57..
-
全球高光谱成像系统(HSI)市场发展情况
高光谱成像系统(High Spectral Imaging,HSI),是一种能够获取并处理从紫外到红外波段范围内多个连续窄波段图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健..
-
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问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