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正式投用
发布时间:2024-02-22
浏览次数:347
近日,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正式投入使用。该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共接收数据245.2TB,生产1级产品数据85638景,生产应用专题产品19类,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自给率。
近日,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正式投入使用。该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共接收数据245.2TB,生产1级产品数据85638景,生产应用专题产品19类,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自给率。
在太空中精准感知地球“热”的世界。卫星搭载的宽幅热红外成像仪核心红外探测器组件,由中国电科11所自主研发。这款器件可快速提供大范围昼夜热红外图像,短时间内完成对地球表面的覆盖观测。卫星在轨运行期间,该红外探测器组件支撑拍摄海冰监测图、土壤水分监测图等高光谱数据图像,有效支撑水资源、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减灾等行业的全自主监管能力提升。
宽幅热红外成像仪获取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亮温图
可以实现全天时碎冰及冰湖监测,并为当地天气预报、生产生活等提供数据支持。
宽幅热红外成像仪获取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农田区土壤水分反演结果
通过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构造干湿边方程,计算得到植被干旱指数。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1月该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卫星状态良好,各分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达到研制建设总要求规定的各项指标,具备投入使用条件。该卫星具有高光谱、大范围、定量化探测等特点,可实现污染气体、内陆水体、陆表生态环境、蚀变矿物、岩矿类别等要素的综合探测,能够为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气象等行业应用提供高质量、高可靠的高光谱数据,特别是可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目前,卫星地面系统共接收数据245.2TB,生产1级产品数据85638景,生产应用专题产品19类。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高光谱数据立方体(天津市)
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用户单位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象等领域开展了典型示范应用。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发布了卫星在轨交付应用产品,包括全球臭氧柱浓度监测图、全球二氧化氮柱浓度监测图、土壤水分监测图、海冰监测图、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分级监测图、水质监测图等高光谱数据图像,展现了卫星在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管、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环境监测、污染气体动态监测、海冰监测等方面的综合观测能力和重要应用成果。此外,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上也将共享该卫星数据,持续为各层次用户,提供包括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数据在内的国家民用遥感数据和产品应用服务,推动中国遥感数据共建共享共用。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叶面积指数产品图
国家航天局负责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工程组织实施,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负责卫星工程大总体工作。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负责应用系统建设和示范应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生产。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负责地面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随着遥感应用的深化发展,中国电科11所正加大红外探测器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红外遥感分辨率、快速反应能力、产品图像质量,助力红外遥感技术在我国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关产品
-
荧光光谱分析测试或分析方法原理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光后发射的荧光光谱来研究物质性质的技术。本文根据《JY-T 0571-2020》,简单总结了荧光光谱分析测试或分析方法原理。..
-
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中,规定了用红外光谱仪定性定量分析有机物及无机物的通用规则,适用于波数范围为7 800cm\'~350cm「(波长1.28 gm~28.57..
-
全球高光谱成像系统(HSI)市场发展情况
高光谱成像系统(High Spectral Imaging,HSI),是一种能够获取并处理从紫外到红外波段范围内多个连续窄波段图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健..
-
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问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