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用于月壤样品检测
发布时间:2024-08-02
浏览次数:236
近日,华东师大领到了一份珍贵的月球“土特产”——月壤!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放的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华师大采集了月壤的显微高光谱数据。
近日,华东师大领到了一份珍贵的月球“土特产”——月壤!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放的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华师大采集了月壤的显微高光谱数据。
李庆利教授在采集月壤的显微高光谱数据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这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也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外天体返回样品。3年多来,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7批次共85.48克科研样品,第一批国际申请已完成专家评审。
今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李庆利教授参加了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武汉组织的第七批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答辩,经过激烈竞争,成功获得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光片样。该光片样为月球玄武岩,样品保留了月球矿物原始的晶态信息,是了解月球岩浆活动的重要对象。
“很激动也很振奋,特别荣幸可以拿到嫦娥五号取回的月球样品,我们将依托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平台,对月球样品开展多维度表征,深入研究样品的物理化学特性,为探索月球奥秘提供新的实验数据支撑。”李庆利说。
为进一步深化对月球探测的相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以 “多学科视角下的月球探测研究”为主题举办学科交叉融合论坛,以人工智能、光学技术、地理科学等多学科视角为切入点,采用月表特征研究、地外样品分析、探测器设计等手段,围绕“未来月球探测的策略与挑战”主题开展深入探讨。
月球探测是我国未来地外探测研究的重点,是一个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紧密合作的目标。
李庆利提到,团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火星数据进行分析,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将进一步结合地理科学、光学等学科优势,从地外样本中挖掘更多研究领域,与多学科数据建立联系,分析地外样本探测中的关键参数。
相关产品
-
荧光光谱分析测试或分析方法原理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光后发射的荧光光谱来研究物质性质的技术。本文根据《JY-T 0571-2020》,简单总结了荧光光谱分析测试或分析方法原理。..
-
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中,规定了用红外光谱仪定性定量分析有机物及无机物的通用规则,适用于波数范围为7 800cm\'~350cm「(波长1.28 gm~28.57..
-
全球高光谱成像系统(HSI)市场发展情况
高光谱成像系统(High Spectral Imaging,HSI),是一种能够获取并处理从紫外到红外波段范围内多个连续窄波段图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健..
-
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问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